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厦门市财政局关于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度部门决算批复》(厦财决批行〔2017〕43 号)的批复,现将我单位2016年度部门决算说明如下 :
一、 部门主要职责
厦门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我市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根据市政府授权,依照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促进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制定并组织实施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职务消费。
(四)按照出资人职责,依法参与所监管企业的重大决策。指导所监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总体规划的研究编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指导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五)按照市委的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六)负责向所监管企业委派或推荐董事、监事,负责企业董事会和派出监事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的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七)负责组织和监督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依法承担所监管企业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和执行有关工作。
(八)依法对区级国有资产监管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部门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厦门市国资委包括10个机关行政处室、1个纪检监察室、6个国企监事会工作小组及1个直属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其中:列入2016年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详细情况见下表:
单位名称
|
经费性质
|
人员编制数
|
在职人数
|
厦门市国资委机关本部
|
全额财政拨款
|
71
|
67
|
三、部门主要工作总结
2016年,厦门市国资委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向好”发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大力调整布局结构,持续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加强风险管控,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努力为厦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围绕上述任务,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16年以来,厦门国企国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强化管理,改革创新,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对拉动厦门产业投资、推动转型升级、增加经济总量、带动进出口增长和促进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据快报统计,到2016年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210亿元,同比增长21.1%;1-12月,实现营业收入5118亿元,同比增长25.1%(中央企业2 %;地方监管国企5.6%,下同);利润总额153亿元,同比下降8.1%(-4.7 %;13.8%);上缴税收204亿元,同比增长4.0%(-2.5 %;7.9%)。其中:市国资委监管19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953亿元,同比增长25.1%;负债总额4622亿元,同比增长21.7%;平均资产负债率66.5%(全省平均68.3%;全国平均69.6%),比上年同期下降1.8%;所有者权益总额2331亿元,同比增长32.2%。1-12月累计营业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长25.7%,其中:建发集团、国贸集团、象屿集团三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分别为1400亿元、1310亿元、123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1亿元,同比下降6.3%;已交税费总额180亿元,同比增长4.0%,在岗职工人数12.2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2016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7.3%,高于中央企业(5.24%)和全国地方国企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4%)水平。2016年,国贸控股集团荣登“2016世界著名品牌500强”;建发集团(117位)、国贸控股集团(141位)、象屿集团(207位)等3家企业位居“2016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建发股份(45位)、国贸股份(90位)、象屿股份(98位)、信达股份(192位)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二)开拓市场和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完善销售网络,创新商业模式,精耕细作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市场份额,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建发集团供应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74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在千亿规模以上,加快输出“悦华酒店”品牌,莆田悦华酒店正式亮相迎宾,平潭国宾馆、福建外贸中心酒店启动代建代管;国贸控股集团加大供应链板块归核发展,实现大宗贸易铁矿、钢材、铜、煤炭等核心产品量利双赢,贸易额分别达到246亿元、157亿元、219亿元、77亿元;港务控股集团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60万标箱、国际邮轮旅客突破20万人次,增速居全国前列。新辟外贸航线21条,其中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净新增2条,箱量同比增长39.7%;翔业集团致力空港建设服务,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列居全国第11位,货邮吞吐量列居全国第12位,境外航线旅客排行业第9位,加大酒店产业布局,新增投资黄山太平湖白鹭宾馆、上海航友宾馆、南京空港宾馆达产达效;海翼集团财务公司获得固收类有价证券投资及委托投资业务资质、工程类保函资质,拓宽和提升金融服务范围和水平;信息集团开发“一路智慧”交通停车、智能公交、智慧出租产品已在全国70多个城市、56家公交企业及40家出租企业应用,为百姓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三)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国有企业深入开展瘦身健体,大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供给侧改革取得良好进展。象屿股份在原有的五大核心产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炼,构筑形成农副产品供应链、金属材料及矿产品供应链、能源化工供应链、机电产品、民生物资供应链的“3+X”供应链服务体系;国贸控股集团通过组建新队伍、构建新体系、搭建新模式、构筑新文化,整合旗下四家非上市、非金融类的企业,成立国贸中顺公司,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发挥集约效应和规模效应;建发集团积极探索城市运营新模式,与湖里区国投合资成立湖里建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搭建市属、区属企业协同发展新平台;海翼集团全力推进厦工整合瘦身和提质增效,分流人员、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取得良好成效;路桥集团推进游艇旅游资源、人才、业务整合,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依托五缘湾游艇母港,聚焦漳州、泉州、金门三角区域开发游艇码头,形成辐射全省及台湾地区的游艇旅游网络;夏商集团以黄金香食品为核心实体,推进生猪供应链整合,不断做强做大核心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公交集团整合维修、检测、汽车销售、综合培训等分散业务资源,打造共享、集成的汽车后服务品牌;市政集团推动内部建材及三产业务板块整合重组,增强集团内部协同优势,促进各业务板块融合发展。
(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有企业努力开创新产业、新市场、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级,不断挖掘经济新亮点。建发、国贸、象屿深耕供应链投资运营服务,依托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完善的一体化流通服务以及强大的资源支撑,为客户提供供应链全价值链流通服务,与客户分享供应链互利共赢、多点盈利的增值收益;象屿集团发挥供应链服务优势,积极投身国家粮食战略,仅三年间在黑龙江省搭建了一个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农民增产增收、企业增质增效、共生共赢的价值生态圈,提升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创新“象屿升级模式”,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的充分肯定;特房集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了住宅产业、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物业服务、产融投资、生活服务、园林绿化、资产运营、酒店运营、现代农业、文体产业、健康产业、信息技术和代建业务等“13+1”业务板块,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港务集团构建绿色智慧港口升级2.0版“单一窗口”,实现报关率98%、报检率100%,均为全国最高,被国检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国检系统推广复制;国贸金海峡投资积极发展分离式保函、消费类金融和科技型担保业务,形成“拓广新产品、拓宽产品线、拓展新区域”服务发展方向;厦工“二O”项目进入工信部15个强基项目名录,获得国开行1.6亿元扶持资金;轻工集团全年投入研发资金5,480万元支持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项目,开发新产品915种,可生产率达70%以上。旗下通士达、古龙食品、三圈电池三家工业企业完成1项国家级、4项市级科研项目、申请65项专利创新;旅游集团推动“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培育“厦旅”、“鹭江”等品牌化的特色经营新格局,逐步形成产品、商业模式和品牌的创新提升。
(五)产城融合和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功能进一步发挥
国有企业积极匹配、支持和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城市发展,营造美丽厦门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厦门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在推动厦门“三个转型”发展中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建发、国贸、象屿、港务、翔业、金圆、海投等国有企业加快自贸区项目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目前,国企组自贸区项目218个,投资总额632亿元。其中:翔业集团财务公司正式开业并开展吸收成员单位存款等业务,厦门金控已基本完成资产重组工作,港务金控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成立华融投资公司。据统计,目前82%入驻企业已开业运营,135家企业累计营收达188亿元,此外,各企业积极利用招商空间开展招商,带动了超过1700多家企业和投资项目入驻。住宅、特房、路桥、市政等国有企业积极加快岛外新城建设,推动产城融合促进转型发展,重点建设环东海域东部新城、马銮湾新城、翔安南部新城,完善提升集美新城,加快推进同安新城,促进产城融合,结合企业实际,在加快形成厦门环湾城市带中,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火炬集团、信息集团积极打造产业聚集智慧发展的园区经济。火炬高新区在发展主导产业、搭建双新平台、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等方面成就突出,率先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年产值过千亿元开发区。软件园区努力建成国际化智慧园区,成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区,吸引了雅马哈、吉比特等众多知名企业入园;轨道集团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进展良好,轨道交通1-4号线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1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6线正式启动开工建设。
(六)履行社会责任和惠民利民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有企业坚持改革发展成果与厦门人民共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城市建设、民生保障、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带动税收上缴、解决居民就业、捐资教育体育、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了表率、示范和带动作用。2016年,厦门市国有企业以3060亿元的净资产,实现了5118亿元的营业收入,上交税收204亿元,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7.12亿元,捐赠社会公益8647.22万元,还创造了超500亿元的社会贡献总额。同时,国有企业集中精力,积极投身城市基础设施、民生保障设施建设,打造厦门宜业宜居优美环境。2016年1-12月,市属国企的重点项目(含代建)投资计划完成335.5亿元,实际完成462.05亿元,完成计划137.72 %,其中:其中:市国资委作为责任单位的9个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完成14.65亿元,实际完成19.89亿元,完成计划的135.8%。此外,12家国企承担的127个(其中房建类项目39个、市政类项目40个、绿化类项目48个)、76.86亿元的金砖项目也正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抗击“莫兰蒂”特大台风中更加凸显出国有企业当仁不让、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各企业负责人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深入灾区,督促和指导企业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台风过后第一天大部分企业基本实现正常生产经营,在做好自身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国企第一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积极承担市里交办大量的灾后重建工作,为厦门恢复重建做出的重大贡献。
(七)国资监管和服务企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市国资委积极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改革顶层设计,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改革发展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推动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厦门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抓紧抓好发展混合经济、分类管理、薪酬管理、业绩考核等改革配套文件的起草和修订。积极稳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指导保安公司、市政工程公司、市政开发建设总公司等企业实施公司制改革;推动路桥信息、杉工智能和同步天成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牵头起草拟订体育集团组建方案;指导推动建发集团研究旅游会展控股集团的整合组建;成立“海翼集团提质增效促进转型升级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动海翼转型升级为新兴工业投资平台。指导推进企业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与国开行联合举办“政银企”合作洽谈会并签署“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与市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联合推动建立“走出去”发展联盟。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创新创业投资,对新兴产业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的对外投资项目以及企业到自贸区新设公司,采取事后报告制度,并探索实行综合评价办法。2016年共指导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35亿元,激活现有财政沉默资产和可经营性国有资产,增拨国有企业资本金152.73亿元。配合财政局初步梳理出838.5亿元资产,将通过适当方式注入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指导产权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流动要素平台功能,实现国有资产流转87.3亿元、国有产权交易19.5 亿元,股权托管股数229 亿股,实现股权质押融资42 亿元。2016年共指导批复企业发债684.50亿元,实际发行558.40亿元,节约资金成本超3亿元;为企业办理资产评估备案、核准106项,账面净资产值294.59亿元,评估值450.13亿元,增值52.80%;协调处理国有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40件,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13名企业领导人员和3家企业开展审计,下发审计整改通知、审计评议意见书15份,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
四、2016年决算收支总体情况
2016年厦门市国资委年初结转和结余92.55万元,本年收入3,526.51万元,本年支出3,368.37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50.69万元。
(一)2016年本年收入3,526.51万元,比2015年决算数增加826.69万元,增长30.62%,具体情况如下:
1. 财政拨款收入3,525.84万元。
2. 其他收入0.67万元。
(二)2016年本年支出3,368.37万元,比2015年决算数增加725.76万元,增长27.46%,具体情况如下:
1. 基本支出2,770.33万元。其中,人员支出2,507.01万元,公用支出263.32万元。
2. 项目支出598.04万元。
五、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6年公共财政拨款支出3,368.37万元,比2015年决算数增加725.76万元,增长27.46%,具体情况如下(按项级科目分类统计):
(一)其他科技条件与服务支出169.2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增加169.2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建设廉政风险防控信息管理平台。
(二)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344.18万元 (含代付原事业单位改制员工遗留问题经费297.44万元) ,较2015年决算数减少125.55万元,下降26.73%。主要原因是退休费转由社保中心发放。
(三)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355.56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增加355.56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新增养老保险。
(四)行政单位医疗支出48.43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减少6.87万元,下降12.42%。主要原因是人员变动及政策调整。
(五)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18.33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增加0.81万元,增长4.62%%。主要原因是人员变动及政策调整。
(六)行政运行支出1,995.78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增加392.88万元,增长24.51%。主要原因是新增养老保险、职业年金。
(七)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338.89万元,较2015年决算数减少134.45万元,下降28.4%。主要原因是业务安排调整。
六、“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1.2016年“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预算84.92万元,支出决算41.38万元,完成预算的48.73%,同比下降34.83%。主要原因是出国(境)人次减少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13.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9.14%,主要用于随市领导开展境外合作项目洽谈及学习国企改革经验。2016年本单位组织出国团组1个,参加其他单位出国团组1个;全年因公出国(境)累计3人次。与2015年相比, 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下降52.73%,主要是业务安排调整。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6.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2.17%。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26.98万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4辆。与2015年相比,公务用车运行费下降16.3%,主要原因是加强公车管理。
(三)公务接待费1.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7%。主要用于上级部门指导工作、地方相关单位业务交流及“九八”投洽会等方面的接待活动,累计接待7批次、接待总人数94人。与2015年相比, 公务接待费支出下降64.71%,主要原因是接待批次减少。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6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63.32万元,比2015年增加28.16万元,增长11.97%,主要原因是日常业务费划分调整。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6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9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服务支出95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
附件: 1.收支决算总表
2.收入决算表
3.支出决算表
4.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表
9.“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