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财函文〔2020〕21号
答复类别:B类
陈徐晶委员:
《关于推进我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免费向我市中小学生开放的建议》(第202030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开展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市共有76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我市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就如陈徐晶委员关注到的,社会实践基地存在开放时间、数量及本土特色景点偏少等问题,陈徐晶委员提出的相关建议,对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市财政积极支持中小学生社会实践。
一是保障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基地运行。目前我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位于同安竹坝农场,占地面积5000多平米,年接待学生1.1万名,市财政每年安排运行经费300多万元,为青少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积极支持部门学校开展研学试点。安排经费支持试点学校开展校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走进植物园、走进艺术馆、走进科技馆、走进博物馆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
三是助力开展学生冬夏令营活动。支持各学校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120余个,丰富学生的假期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是支持挂牌一批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供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2019年,经过教育部门评选,我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营地3家、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7家、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培训对象16家。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们赞同陈徐晶委员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配合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并给予积极支持。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内容的不同核定成本,由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坚持公益性原则,推动社会实践基地尽可能为中小学生减免或免费开放,同时对贫困家庭学生落实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社会实践。
二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会同各相关部门推进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建设,依托闽南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探索建立各类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发红色印记、闽南文化历史、民俗工艺、职业体验等多种类型的互动项目和体验课程。
三是支持加强宣传引导。支持各相关部门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向家长宣传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及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收费情况及开放时间,倡导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养成预约出行、避免拥堵的好习惯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纪豪
联 系 人:陈佩瑜
联系电话:2858345
厦门市财政局
2020年4月9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