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余额清零,新学期也如约而至。“现在交学费只要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对我们来说真的太方便了!”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学生家长刘女士,都是足不出户在“i厦门”App给孩子交学杂费,缴费后系统还会自动推送财政电子票据,全程线上办理,高效又便捷。
财政电子票据涉及政府公共服务和众多民生领域,是城市数字治理的底层基础设施。《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全国统一的财政电子票据政务服务平台作用,实现全国财政电子票据一站式查验”。近年来,我市不断规范财政票据管理,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深入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助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红利,目前已全面实现财政票据“无纸化”运行。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2663.80万份,行政运行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从纸间到指尖 财政票据全面实现“无纸化”
以前家长给孩子缴交学费要到银行排队开户,办理委托代扣。每年缴费后如需票据,还得再到学校领取纸质票据,若不慎丢失,补办手续也较为麻烦。“使用财政电子票据后,家长只需登录‘i厦门’App进行缴款,电子票据还能随时查询、下载和打印,解决了纸质票据易遗失、难保管的问题。”厦门双十中学高中部现有5000多名学生,学校财务人员说,财政电子票据的使用,相当于给学校收费管理流程做了一次“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减少了纸质票据归档、核销等环节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将开票效率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实现批量处理,大大节省了票据印制、存储和运输等费用,让学校和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
自今年4月1日起,我市财政票据全票种推行电子化,不再提供纸质票据。而涉及人员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票据改革,更加生动地诠释了数字化治理带来的便利。我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系统,财政电子票据与纸质票据享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可作为报销的原始凭证,医保对接电子票据信息系统,减少了人工审核环节,缩短了报销周期,更便于患者跨机构结算和报销,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我市财政票据‘无纸化’运行已实现两个‘全覆盖’。”厦门市财政支付与非税收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用票单位全覆盖:市区两级共2828家单位全部实现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目标,覆盖率100%。第二是票据种类全覆盖:包括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医疗收费票据等在内的10种票据全部启用财政电子票据,覆盖率达100%。通过两个“全覆盖”,我市实现了财政票据从入库、申领、开票到核销全程无纸化,全市票据印刷费从2019年的近200万元降至0元,用票单位仓储成本、行政运行成本等大幅降低。
互联互通 助力政务服务走上“快车道”
8月25日上午,50多岁的孙女士在第一医院收费窗口缴费后,收到了一张电子票据。“换成电子票据挺方便的,交完费再也不用排队等开票了,也不会弄丢,需要的时候直接找出来打印就行。”
“缴费后,电子票据会自动生成,患者可通过手机、自助机等多种方式实时查询和打印;后续报销时也可以随时通过医院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快速调取历史票据,不再需要随身携带纸质凭证,方便快捷。”厦门第一医院财务负责人张萍介绍, 医院门诊、急诊日均接待患者1.2万人,目前只有不到30%的患者选择在窗口排队缴费,线上开票和自助机打印功能大大降低了人工窗口压力,进一步缓解了医院的运营负担和医患矛盾。自2020年9月开出全市第一张医疗电子票据以来,第一医院电子票据开票量已达1943.71万份。
为进一步便民利民,厦门市财政局积极推动缴费方式多样化,开通了微信、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多种缴费渠道,不断完善财政票据系统功能,提升票据获取、真伪查验等用户体验,便民利民举措持续推进。同时,电子票据数据同源,可有效地防范虚假票据。以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为例,患者通过现场或线上缴费后,既可方便获取电子票据,并可以在部、省、市三级查验平台查验票据真伪,“指尖缴费”“线上通办”,助力政务服务走上“快车道”,让缴费取票的“烦心事”变成群众足不出户的“省心事”。
以票管收 财政“数治”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财政票据是构成经济运行的基础凭证。而财政票据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交通等众多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市财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趋势和数字政府建设需求,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财政票据管理改革,依托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锁定征收单位可用票据种类、可开具项目内容以及收费标准等,有效防范用票单位乱用、串用票据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征收;运用系统加强对票据使用及资金收入情况的动态监测,将以往通过事后开展票据核销、票据检查等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方位动态监管,有效提高财政票据监管效率,实现以票管收、以票促缴。
票据虽小,但意义重大。目前,财政电子票据在医疗、教育、交通、司法、慈善捐赠、不动产管理、社团组织等所有公共服务管理得到广泛运用。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质效同时,财政将不断探索建设财政电子票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体系,以电子票据为基础平台,深化拓展社会应用、简化工作流程、推进数据联通共享,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红利。
名词解释
财政电子票据
财政电子票据,是指由财政部门监管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具有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在依法收取政府非税收入或者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收取财物时,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具、存储、传输和接收的数字电文形式凭证。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文件、以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运输流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载体进行存储保管。
财政电子票据分为几类
●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电子)
●福建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电子)
●福建省行政没收款收据(电子)
●福建省行政实物没收收据(电子)
●福建省行政执法暂时扣留(或冻结)财物收据(电子)
●福建省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电子)
●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电子)
●福建省社会团体会员费统一收据(电子)
●福建省医疗门诊收费票据(电子)
●福建省医疗住院收费票据(电子)
如何获取
●开票单位提供的获取渠道
●“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医疗收费电子票据)
●厦门市民卡、“i厦门”等政务服务App
如何查验
财政部
财政部全国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
福建省
●“福建省财政厅”官网—便民服务专栏—电子票据查验下载平台
●“福建财政”微信公众号—非税缴费—电子票据查验下载
厦门市
●“厦门市财政局”官网—办事服务—财政电子票据查验
●“厦门财政”微信公众号—在线服务—财政电子票据查验
●“i厦门”App—服务—个人服务—其他—财政电子票据
●“厦门市民卡”App—全部服务—生活服务—财政电子票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