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厦门市财政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6-05-14 20:27 来源:市财政局预算处
字号: 分享:

厦财预〔200627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厦门市财政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各区财政局:

《厦门市财政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经局长办公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要根据本发展规划,做出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各区财政局要结合本区未来五年财政发展实际,制定本区财政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送我局备案。

   二○○六年五月十四日

主题词:财政 规划 通知

抄送:财政部,省财政厅,市委,市政府。

厦门市财政局 2006515日印发

厦门市财政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是厦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厦门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加快构筑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财政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有关政策措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监管手段,制定《厦门市财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规划》立足于科学的财政发展观,主要阐述了“十一五”期间厦门市财政发展的战略设想,同时明确了财政工作重点,就是要实现建立 “收入组织有方,公共保障有力,资源配置有效,监督管理有序”的公共财政体系目标。

财政“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凸显

(一)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达756.05亿元,比“九五”期间累计增收451.16亿元,增长了1.52倍,年均增长17.8%,高出同期GDP增幅2.5个百分点。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374.94亿元,比“九五”期间累计增收188.35亿元,年均递增20.7%2005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03.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形成了以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为主体,非税收入为辅多元化收入结构,其中税收收入占86%全市可用财力累计达439.6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237.29亿元,增长1.17倍。

在地方财政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市对中央的贡献不断增大,2000年我市上划中央税收39.6亿元,至2005年上划中央税收达106亿元,上划中央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35.89%上升到2005年的51%。“十五”期间我市累计上划中央收入381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上缴263亿元。同时中央对我市税收返还也从2000年的14.6亿元增加至2005年的28.16亿元。

(二)财政经济运行质量较高

我市人均财政总收入0.95万元、每平方公里创造财政收入1,336万元、每万元GDP创造财政收入0.2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财力达0.52万元,以上指标均位居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前列。“十五”期间累计偿还到期债务30.35亿元,并制订债务管理办法,完善债务计划的编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促进了财政可持续发展。

(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财政体制基本形成

2004年起,我市以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市对区财政体制。新体制经过两年运行,基本实现了市区共同发展的改革初衷。主要成效体现为:一是区级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区实行税收共享,区级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房地产受到较大影响,营业税受到冲击,体制调整前这一影响几乎全部由区级承担,体制调整后,市区共同承担了这一影响;二是岛外建设发展提速。鼓励岛内区到岛外开发建设,岛内区到岛外成片开发所取得的税收,市财政在一定年限内不参与分成,由岛内投资区和岛外所在区按协商比例分成,这些政策有效掀起了岛外区建设高潮;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按照学生数因素等在市级和各区之间重新分配,使该项经费向农村学生较多的岛外区倾斜;四是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财政体制加大对困难区的扶持力度,确保区级运转的正常资金需要。区级可用财力从改革前2003年的30.85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41.89亿元,增长35.92%

二、财政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

(一)城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教育投入累计达63.64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08.5%,每年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1、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平均数有较大提高。与“九五”期间平均数相比,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分别由2664元、1499元增加到4041元、2932元,增长了1.52倍、1.96倍;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由690.05元、260.89元增加到1111元、411元,增长了1.6倍、1.58倍。两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2、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金尚、前埔、金鸡亭、逸夫等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各类学校校舍面积由“九五”期间的164万平方米增加到203万平方米,增加39万平米,可增加学生入学数9万人;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标志,我市城镇学校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计算机、生化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农村学校也得到普及。

3、升学率保持较高水平且逐年提高。基础教育课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教育教学手段发生显著变化,“十五”期间,我市高中平均毛入学率达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4个百分点;高校平均毛入学率达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

(二)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文化事业发展资金5.35亿元,鼓励和发展南音等民间文化艺术,扩大了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渠道;累计投入体育事业发展资金3.39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催生了羽毛球等一批优势项目,修建了一大批基础体育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健身。

(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计筹措了200多亿元财政性建设资金,集中力量建设环岛路、仙岳路、市府大道、文曾路、蔡尖尾山隧道、莲黄隧道、海湾大道、翔安大道一期工程以及文化艺术中心、嘉庚体育馆、理工学院和中山医院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和激活各类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财政投资有力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246亿元,其中20022005年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

三、财政支出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农业农村长足发展。“十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农支出累计达16.47亿元,每年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支农资金在支出范围、扶持对象、支持力度上都有了较大转变,实现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支持。

1、农民收入增加。“十五”期间,累计投入4.15亿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支出、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同发展”工程、扶贫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等,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030元增加到2005年的6212元。

2、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十五”期间,累计完成硬质化道路建设358.4公里,基本实现农村道路“村村通”的目标;累计完成80个行政村342个自然村的管道铺设,辐射人口达29万,使近4万农村居民用上自来水,基本完成我市农村自来水改造;农村各类学校D类危房问题得到解决,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改所要求的各类教学实验器材等也正在快速地走进农村校园;全面实施农村卫生院污水处理建设,同时对1200个农村厕所进行改造,实现农村公厕的无害化处理;切实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电视广播光缆入行政村率在90%以上,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在70%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3、支持农业发展。围绕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建成无公害蔬菜、畜禽生产基地和水产生产基地14个;推动13家企业的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12家企业3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基地监测面积7.5万亩,通过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品种品质结构,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使我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累计实现产值223亿元,银鹭、惠尔康还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并依托龙头企业建成1.4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市财政社会保障累计投入54.01亿元,年投入额从2000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4.57亿元。

1、社保体系逐步完善。与“九五”相比,新增了“生育保险”险种,初步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社会保险基金征收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着手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硬缺口的正常补充机制。

2、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出台和落实一系列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优惠政策,建立六个劳动力市场,扩建改建网络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网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三)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投入3.56亿元,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突出公共卫生事业的应急处置能力。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推动第一医院和杏林医院合并、湖里医院和江头医院置换等工作,进一步优化配置我市卫生资源。

四、财政政策的乘数放大效应进一步发挥

(一)外向型经济优势增强。累计安排2.3亿元扶持外贸资金,积极争取中央资金补助3.5亿元,出台了鼓励外贸出口的财政扶持政策,降低了企业出口成本,提高了企业出口竞争力。“十五”期间外贸进出口量达968.8亿美元,年均增长22.5%,比“九五”期间的225.6亿美元,增长329%

(二)支柱产业继续做强做大。全市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累计支出49.67亿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10家企业的13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中国驰名商标也从“九五”期间的1个发展到“十五”期间的7个,财政专项安排4,531万元进行了奖励和贴息。安排4,243万元的企业发电补贴资金,有效缓解了电力紧张问题。

(三)科技强市战略全面实施。“十五”期间科技支出累计14.64亿元,占财力比重超过3%。通过科技产业化扶持,引导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科技对工业的贡献不断加大,72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3%。“十五”期间,累计安排1.5亿元用于完善软件园一期和二期建设,促进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累计安排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资金6270万元,用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建设;累计安排1830万元用于股权投资及资助留学人员企业;累计安排5600万元用于补助3个国家级和2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1个国家批准的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累计安排科技创新资金3亿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扶持壮大新兴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累计安排信息化专项资金1.5亿元,确保信息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市民服务目标的实现。

五、财政管理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基本达到增强保障能力、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管理和提高资金效益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预算计划性和透明度;规范综合预算编制,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细化定额管理,完善定额测定方法,初步建立比较规范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实行科学分类;规范经费列支渠道,实行专项结余扣减制度和部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追踪问效机制,初步实现预算从“重分配”向“重管理”的转变;加强预算法规制度培训,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国库集中支付稳妥实施。从2004年开始,先后分三批在140家预算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初步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从机制上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更加完善。“十五”期间,我市采购规模逐年增长,资金节约成效明显。公开招标项目数每年均占全省的60%以上,高居全省第一;全市政府采购金额累计达40多亿元,累计节约资金7亿元,资金节约率达17%;稳妥开放采购代理市场,不断加强对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厦华、金龙等本地知名产品得以更多更好服务于特区建设。

——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强。市本级预算外资金全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加强对用票单位用票信息的管理监控,规范了收费程序和收费行为;建立财政专户管理,防止帐外帐和财政资金体外循环,规范了财务收支活动;定期深入到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检查,规范了执收执罚行为,完善了财政监督制约机制。

——基本建设审核机制不断深化。以投资效益为中心,以基建项目为载体,以资金运行为主线,不断深化和拓展审核管理职能,实现概算审核、结算审核、项目跟踪监管一体化。“十五”期间共完成9030个财政投融资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投资额237.35亿元,净核减投资 30.7亿元,核减率达12%以上,有效节约财政投资。

——公务员收入机制得到规范。为规范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单位私设“小金库”、乱发钱物等违规违纪行为,我市在对机关各单位发放的津(补)贴、各种福利进行清理和对各种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对市直机关公务员实行统一发放岗位津贴。同时市财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公务员的收入更加合理、规范、透明,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制度的落实。

——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多元投资主体,鼓励公平竞争,政府依法保障各类投资者的权益和公众利益,坚持“谁投资,谁拥有,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投资,银行独立审贷,加快推进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

——《会计法》得到有效贯彻。以贯彻实施《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主线,大力推动了《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等会计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经济组织的会计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财政“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期间财政发展环境

1、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方向已基本明确。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家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已经明确或正在组织实施,包括中央对地方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制度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财政改革的可预见性。

2、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十一五”期间,随着一些重点区域和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大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工业企业逐步投入生产,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基本建成,2010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这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通过改革创新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将取得新突破,这为带动“十一五”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3、“十五”期间财政制度改革为“十一五”打下了良好基础。“十五”期间,我市财力不断壮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断丰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市对区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为“十一五”财政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十一五”期间财政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财政总量与其他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相比依然偏小;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对财力的影响仍然存在;即将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并轨等税制改革对争创特区财政新优势提出新的挑战;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还需进一步创新;财政越位和缺位的现象依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政风险仍不容忽视。

二、厦门市财政“十一五”改革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工作,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构建“收入组织有方,公共保障有力,资源配置有效,监督管理有序”的公共财政体系,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具体目标为:

一是以财源建设为重点,力争实现财政总收入2010年达到450亿元,年均递增16.5%以上,并争取更快些更好些;地方级财政收入230亿元,年均递增17.4%

二是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为主线,实现重点支出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全市财政支出五年累计85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410亿元,2010年将达到221亿元。

三是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监督,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四是以防范化解区域性财政风险为关键,实现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是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覆盖全市的财政信息网络系统,支撑、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

六是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规模与效益兼顾、二产与三产同步、拓展与挖潜并重、政策与资金统筹。充分利用财政杠杆,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在努力提高经济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运行质量。

2、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正确认识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征,既要尽力而为,通过财政改革和创新支持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又要量力而行,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不搞超越发展阶段的项目和政策。

3、坚持以制度创新促发展。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十一五”期间,财政要更加注重投融资管理体制、资金管理使用监督机制、预算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坚持“四大平衡”原则,服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4、坚持着眼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在财力增长有限、社会事业发展资金需求不断扩大的双重压力下,要通过健全财政资金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实现财政“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扩大经济规模,提升财政实力

1、集约资金投入,营造企业发展环境。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工业园区等工业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工业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采取土地地价优惠、一次性奖励以及租金补贴等方式引进营运中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统筹相关政策资金,逐步建立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出台引进人才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为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用好各项财政扶持资金,包括企业扶持资金、信息化建设等资金,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补助、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大力扶持我市支柱产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增强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贷款贴息、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安排等方式扶持物流业发展;通过招揽奖励的方式支持申办全国大型会展活动,通过对展会宣传促销、专业客商邀请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的方式扶持专业展、特色展;继续用好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旅游景观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信息系统、游客服务咨询点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厦金旅游、鼓浪屿等重点旅游景点及线路的宣传等,增创我市旅游产业优势。

3、积极探索扶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采用财政杠杆重点培育一批出口型生产企业;奖励企业创立出口名牌,促使我市外贸出口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吸纳更多的生产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培育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用好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大力开拓符合我市产品销路的海外市场;鼓励通过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动特区外向型经济走上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4、突出对台优势,研究发展对台经贸的政策体系。通过奖励台湾水果进口和对台湾水果进口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贴息的方式,力争成为台湾水果进口中转集散地;补助我市企业至台湾办展;通过对金果蔬鲜活品出口检疫费用及在金设立厦门商品展销中心进行补贴的方式,推动与金马澎的直接贸易;加大对台经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主要包括构建对台经贸信息系统,收集、整理台湾经贸信息,构筑两岸经贸信息交流平台等。

(二)强化收入管征,聚集公共资源,壮大财政实力

1、大力加强税收管征。坚持依法治税,严肃查处违反税法行为,规范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结合推行纳税评估和财源分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的源头管理;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大力清缴欠税,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宣传纳税人申办涉税事项的义务和责任,改善税收法治环境;加快财税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税收征管和服务的质量、效率。

2、充分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要依法清理和分类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有效管理方式,通过进行社会招标和公开拍卖,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经营,以盘活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充分挖掘政府非税收入增收潜力。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把政府非税收入分步纳入预算管理,统筹安排。加强土地出让有偿使用收支的管理,建立土地收储、土地增值、土地拍卖资金全过程监控体系。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制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从资产配置、使用、调配等诸环节配套管理的运行机制;改变资产管理思路,在现有基础上,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额标准及相关定额,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对闲置的资产建立统一调配的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由单纯的静态管理提升为动态管理,事业单位资产中具备经营条件的,鼓励采取投资、入股以及其他方式参与经营活动,有机融入市场,最大限度地盘活事业单位的资产。

(三)科学界定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促和谐社会发展

1、向公共事业倾斜,实现公共均等化服务。对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共支出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健全财政教育经费增长的长效机制,支持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继续实行农村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我市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加大科技投入,重点用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以及科技重大项目投入;增加卫生投入,主要用于重点学科以及医学中心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强化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辐射作用。

2、向社保体系倾斜,服务社会稳定大局。“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费、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贴政策,完善政府公益性岗位购买制度,促进小额贷款和“1+1群”创业培训政策的转型和完善,构建政府长效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促进体系;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拓宽社会保障的领域;健全和完善城市、城镇和农村低保制度,继续调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从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加强扶残助残系列化工作。

3、向三农发展倾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积极推动农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支持农村的道路、水利、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二是通过财政性支农资金引导厦门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种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三是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大对老区、边远山区扶贫开发和实施“造福工程”的力度;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探索支农资金的有效使用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4、向重点项目倾斜,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提高土地经营水平,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市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建设东通道、福厦铁路、龙厦铁路、深厦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增强海湾型城市运行和辐射能力;确保集美文教区、翔安文教区、文化艺术中心、翔安文体中心等社会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产业;重点推进杏林湾、马銮湾、五缘湾等重要片区建设以及同安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示范新城区。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积极推行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透明。二是继续扩大基本支出预算改革范围,完善基本支出定额的核定方法,试行资产实物定额管理,建立部门基础信息资料数据库。三是进一步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加强对已安排项目的清理工作和对申报部门预算项目遴选、论证与审核的管理,稳步推进项目滚动预算,强化工作项目管理。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扩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五是加强部门结余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统筹度。六是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资金支付制衡机制和内控机制。七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提高采购预算、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完善立体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八是规范市对区财力性转移支付分配,均衡各区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引入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以奖代补”。九是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财政对国有资本经营的预算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将国有资本经营成果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范围。

2、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研究探索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凡是具备可通过市场获取收益的事业单位要实行改制,适时减少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数量,并在收益的分配等制度上给予相应的鼓励。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按项目核定经费的制度,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照项目或提供的服务安排经费,建立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明晰的效益考核体系。对教育事业投入继续完善按学生数安排经费的办法,并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对文化表演艺术团体按演出场次安排经费,鼓励通过增加演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体育方面投入重点在于完善对运动员、教练员实行以成绩决定薪酬的机制。

3、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继续围绕服务财政业务,支持财政改革这一主题,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研究开发财政各项业务统一处理的信息平台实现核心应用系统的集中统一和信息共享为财政改革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进一步加大新系统开发应用力度,把市区两级行政事业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范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开发建设适应新政府收支分类的预算管理运行系统,从技术上保障科目改革顺利推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安全保障,建设覆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区两级财政的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财政信息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五)强化风险意识,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1、防范债务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计划管理力度,增强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财政部门对融资规模、融资方式、风险控制机制、债务处理机制的管理和监控作用;建立债务状况预警系统,对政府债务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监控;健全债务偿还机制,加大土地市场化运作力度,努力扩大偿债基金来源,提高政府偿债能力。

2、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督促检查地方金融机构按照金融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审慎会计制度,按照不良贷款五级划分的要求,足额提取一般坏帐准备金及专项坏帐准备金,逐步提高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参与并支持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及增资扩股工作,采取资产置换、财务重组等方式妥善处置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质量,减少金融风险隐患;分析地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其潜在的风险隐患,配合相关部门制定落实地方金融风险处置预案,维护社会稳定。

3、防范社会保障风险。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分析和预警机制,定期分析社保基金的收支动态情况;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适度扩大保险覆盖面,逐步统一本市和外来参保人员的缴费比率,加强征收环节的管理、稽核,增加基金的收入总量;逐步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缺口持续补充机制,国有资产收益要在支付改制成本和正常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基础上,将部分资金用于补充社会保险风险准备金。

4、防范会计诚信风险。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做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以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贯彻各项会计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养会计队伍的领军人才,注重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社会公信力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加大对违规违纪单位和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督机制,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监督依法行政,用制度规范监管行为。

5、防范突发事件风险。建立统一领导、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的财政应急保障体系,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为全市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支持我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六)树立投入产出观念,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坚持平衡原则,树立投入产出观念。在财政投入上讲究效益,对一些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只要能做到综合平衡,财政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促进项目尽早建好建成。坚持就地平衡、紧张平衡、积极平衡、综合平衡,以“四大平衡”观念贯穿财政工作始终,切实算好投入产出账。

2、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事前绩效审核,在项目投入前对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对项目所需的投入、特别是财政投入的资金进行审核。二是加强事中绩效跟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完成进度、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效益与预期目标偏差情况等进行阶段性跟踪、评价。三是加强事后绩效检查。对项目支出实施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综合检查。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最终形成对财政资金的全程监控机制,真正将投入产出观念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实现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和常规化。一是建立起对财政资金绩效监督机制。研究制定绩效监督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以实现绩效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二是加强财政收支监督,构建科学的收支监管机制。探索建立适应改革需要的财政收支监督保障机制,配合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预算收支的监督检查;探索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管办法,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构建科学的收支监管机制。三是加大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约束机制;建立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制度;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的检查及跟踪问效制度。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建立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1、加强条法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一是完善财政部门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相结合的财政决策机制。二是健全财政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行政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实现责任与权责相统一,逐步实现财政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三是逐步规范财政制度制定程序,严格财政法制计划的实施。完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核、协调、审议、公布和备案的管理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财政执法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执法依据、执法范围、执法权限和执法职责,实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确化、执法程序规范化。五是加强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完善财政干部学法制度。完善财政干部依法行政培训制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建立完善财政部门新录用人员上岗前法律知识培训与考试考核制度。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财政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广大财政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财政系统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保证作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文明高效、依法理财的良好形象。

3、加强财政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调整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干部的专业、年龄和职务结构的比例趋于合理,干部在处室、单位之间的配置趋于科学。二是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促进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知识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三是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干部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干部队伍的宗旨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厦门市财政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49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10号闽ICP备0600429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