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9-09-2025-037 | 主题分类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函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厦财函商〔2025〕15号 | |
标 题: |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7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
厦财函商〔2025〕15号
答复类别:A类
林日清委员:
《关于建设我市“财政+金融”服务云平台的建议》(第20251074号)由我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发改委、市数据管理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您对建设统一的“财政+金融”服务云平台提出了十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接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开展走访调研,认真总结“财政+金融”服务云平台的运作模式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设立市级产业投资平台
2024年,我市成立市级重大产业投资平台厦门产投,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资本赋能,先后投资十余个产业项目和基金,并组建专业化投资团队,为全市重大产业投资和遴选产业赛道提供智库支持,并分类打造若干优势平台:设立先进制造业基金带动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设立科创风投基金赋能科创产业发展。
(二)打造“融天厦”产业投融资平台
今年,我市升级“财政政策+金融工具”4.0措施,形成超过1500亿元的政策工具组合,为打通各项“财政政策+金融工具”的申请通道,我市打造“融天厦”产业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找项目、找融资、找路演、找智库”一站式服务,构建“自主选择+主动撮合”的资金供应链超市。
“找融资”就是提供基金对接和债权融资的“一站式服务”,按“产业图谱+融资周期”两个维度,统一集成了各类工具申报端口,企业可一键直达申请。
“找项目”就是提供产业对接直达窗口。对照产业图谱,梳理政府投资基金参投项目等优质项目入库,政府和投资机构可快速了解和对接项目,把资金引进来、让项目落得下。
“找路演”就是提供线上路演功能。免费实现“预约-直播-回放-跟踪”全流程服务,搭建资金、资本和项目交流平台。
“找智库”就是打造“专家库”和“资讯库”,汇聚了一批具有深厚产业背景和资深投资实战经验的专家,并导入招行研究院、专业机构等资讯报告,集成提供智库支撑。
(三)上线“厦企通”产业扶持管理系统
为更好服务产业项目攻坚,我市打造了“厦企通”产业扶持管理系统,实现市、区普惠性产业扶持政策统一管理,为全市产业扶持政策管理、兑现和成效分析提供平台和智能支撑,重点实现三方面的功能:
一是实现产业扶持政策、项目、资金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政策从制定、执行到评价全生命周期闭环,项目从申报、审核、兑现到监管全流程闭环,资金从预算、拨付、跟踪、统计全链条闭环。
二是建成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支持产业扶持政策的“一口发布受理、一口审核兑现、一口统计分析、一口跟踪问效”。
三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政策统筹更高效、资金管理更可控、政务服务更精准、企业申兑更便捷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市在“财政+金融”云平台建设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改进空间,结合提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完善“融天厦”系统功能模块。一是打通“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同平台申请,向市直各单位、各区(管委会)、新城指挥部开放系统,提高系统运作效率。二是建立管理体系文件,完善平台运营机制。三是建立项目快速评估机制,引入智能化评估工具,提升项目筛选效率。四是健全服务机制,依托产业投融资专班和“融天厦”平台等资源,构建“对接匹配-项目尽调-精准服务-投后赋能”的全流程产业服务链条。
(二)用好“厦企通”提升资金效益。一方面,强化统筹,按照依法依规、应汇尽汇、应接尽接的原则,通过市协同平台,将政策兑现所需的相关数据共享至“厦企通”,并推动慧企云、免申即享等政策平台对接“厦企通”。另一方面,运用“厦企通”开展政策发布、审核、兑现,并组织开展产业扶持政策的绩效管理工作。
(三)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将抓好政策落实、强化跟踪问效、深化统筹集成,统筹运用贴息奖补、保险等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林琳
联 系 人:郭屹南
联系电话:2858256
厦门市财政局
2025年7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主办单位:厦门市财政局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49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10号闽ICP备07054389号-3